“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硬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我们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石油化工学院党委
石油化工学院党委组织党员专家教授,积极行动,勇担重任,最直接、实际、具体、生动的践行初心使命,以先进本色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彰显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自觉。党员鲍晓军教授第一时间向湖北省荆门市第一医院捐赠十万元,支持疫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袁珮教授、李玲教授、英晓光副教授等党员带头响应、主动作为,通过对比平台5个、录制软件使用视频4个、建立在线课程教学答疑群5个,为广大教工开设网络课程答疑解惑。通过努力,学院拟开设网络课程40门,打造“停课不停学”的线上课堂。
学院党委结合泉港校区单位多、人员杂的特点,成立了石化学院泉港校区临时联合党支部,以党建有力引领“四个带头”:带头落实防控要求、带头示范宣传科学防护措施、带头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带头严防严控全覆盖登记排查,校地企三方联动、协同协作,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部分科研团队工作者前期关注并介入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动员选派党员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先后成立2个临时党支部、3个党员先锋队进行联合攻关,力求在科研研究、基础预防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中防控肺炎科研攻关党员先锋队已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第一代产品,并与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迅速实现产学研转化。
目前,该产品筹备批量生产,并通过快速通道申报“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福州大学也成为国内外首批完成该工作的机构之一,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基础,针对重大疫情进行应用性研发的“福大速度”,以及进行快速产学研合、服务社会的良好机制。接下来,学院党委还将继续组织攻关,研发出操作步骤更少、检测时间更短、更能普遍应用于门诊甚至普通家庭的新一代科研成果和产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完善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反应机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研究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叶先宝教授主持的《“十四五”时期福建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思路研究》课题已提交省发改委,明确提出要警惕流行性疫情传播,将公共卫生风险列为福建省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另一课题《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有望于近期完成应用测试,以提升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
临时党支部参加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预案研制,与福州市应急管理局合作建立政教学研融合协同创新体,为福州市多层次积极应对和处置疫情提出思路与措施。此外,经管学院党委还依托福州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组建由多名中共党员、无党派人士组成的疫情危机研究与心理服务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民众社会心理数据收集与研究工作,编撰心理宣传网文稳定社会情绪,积极开展防控疫情科学普及。专题文章《适度地情绪调节打赢心理防疫战》获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发布。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制作户籍湖北、家住湖北、经停湖北、未到湖北的学生数据库,完成湖北籍学生数据核对,并根据关联性圈出特别关注名单,对名单内学生进行实时信息跟踪,关注健康状况。特别关注学生166人,其中现居住在湖北的学生有141人(武汉53人),另有现不住湖北但假期在武汉中转的学生25人(非湖北籍22人)。
学院党委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和专业优势,围绕《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主题,开展艺术创作,完成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展播,截至2月12日,已经在“福大厦门美院青年”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师生作品100多件,部分作品还被学校、省学联等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宣传普及防疫知识、防控疫情情况、歌颂先进事迹等,声援武汉抗疫,鼓舞防疫斗志,弘扬和传播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至诚学院党委
至诚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学习,组织全院8个党总支、84个党支部和1231名党员线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省教育厅等相关文件精神。学院领导坚守岗位,研究并推迟开学时间,加强门岗管理,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了管控,延期快递投放点开放时间,调整假期食堂开放的安排,并强化食堂内部管控。组织党员摸底全院12043名学生的健康状况,重点排查350名湖北籍(含武汉)和102名放假回家、到访、途径湖北、武汉或有接触过武汉来访人员的学生,掌握其身体健康状况,指导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疫情防控。
学院党委还推出多项特色举措保障“战疫”成效。设立疫情心理援助“朋辈互助通道”,1月31日起,在省内高校中较早开通了24小时线上语音心理辅导、开放“心灵树洞”邮箱、“微信心理课堂”,并选拔18名同学组成朋辈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开启疫情期间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建立疫情防控“校地联动”机制,与鼓楼区政府、教育局、怡山社区等校地联合开展疫情防控,保证“校地疫情信息互通”“疫情宣传引导互动”“疫情保障物质共享”“疫情防控措施同步”。
化学学院党委
福建省新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即将启程,但医疗人员急缺防护目镜。化学学院党委得知情况后,主动将实验教学中心的全部防护目镜(1621AF防护眼镜)110副捐赠给参加援助的福建省人民医院,有效缓解了驰援武汉医疗队防护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
学院党委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党员主动摸底排查双聘院士和外籍教职工、博士后等人群动态信息,做好留校学生生活起居安排及宿舍、实验室的消毒,建立进出登记制度及测温制度,帮助在国外学习学生延长在外学习时间,将疫情防范工作落在实处,确保学院和实验室安全稳定。
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
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时空大数据治理的学科优势,为肺炎防控工作做出福大贡献。党员徐涵秋教授、刘智才、王琳、胡秀娟等组成的遥感信息工程团队先后绘制了《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累计确诊人数分布情况动态图》《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累计确诊人数分布情况动态图》,及时提供福州市、福建省疫情分布最新情况,对福州市、福建省疫情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以根据疫情的空间变化规律,研判疫情的走势和迁徙,广泛应用于疫情防控,为福建省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nCoV疫情蔓延情况,确诊及疑似病例分布情况牵动亿万民众的心,日前由来自全球各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形成“nCoV疫情地图”项目组,发布相关信息和推文。徐涵秋同志带领的党员团队主动请缨担当审核工作,与志愿者们一起共克时艰,致力于让民众、专家学者了解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扩散迁移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