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组织工作 » 正文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印发 《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5-16 10:29:41   作者:     浏览次数:  
摘要: 没有摘要

各二级党委,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构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校党委研究制定了《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十个一流”建设。经校党委常委会会议(2023年第7次)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各学院、部门、单位抓好贯彻落实在学校“一号工程”的大框架下制定符合各自特点、具有各自特色的“一号工程”以及本单位的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十个一流”建设的具体举措推动以党建工作引领各单位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学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

2023516



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

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一流的党的建设、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对外合作、一流的条件保障、一流的校园文化等“十一个一流”建设(以下简称“十一个一流”建设),构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

1.谋划一流的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学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健全完善学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和保障学校“双一流”建设。

2.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学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3.树立“一融双高”理念。注重在系统推进、把好方向、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建强队伍中促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和“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4.树立“一融双优”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党建与高水平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为主线,以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用发展成就保障党建提质为目标通过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优、事业优,深化“一融双优”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工作模式。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大力推动教师党支部建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上,有效实现优秀科研平台与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高水平科研平台党支部组织掌舵、“双带头人”头雁领航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5.坚持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十个一流”建设。推进“十一个一流”建设,落实“1445”战略工程,聚力百条任务攻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和文化引领,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推动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对外合作、一流的条件保障、一流的校园文化等“十个一流”建设。各学院、单位要在学校“一号工程”的大框架下制定符合各自特点、具有各自特色的“一号工程”,以党建工作引领各单位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学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6.坚持“宏中微观”一体推进一流的党的建设。推动“一融双高”“一融双优”理念落地生根、走深走实。从宏观上谋划学校党的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从中观上指导二级党委建设,落实落细党建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机制和载体;从微观上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着力建设优秀业务团队和优秀基层党组织。各学院党委、基层党支部要按照“五个到位”“七个有力”的要求,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一流党建引领、机制载体创设、特色品牌凝练,切实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扬“党旗飘扬在一线”的攻坚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师生员工奋起直追、实干快干,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打造“四位一体”一流的党的建设

7.学校党委落实“六个过硬”。对标对表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决策过硬、抓班子过硬、带队伍过硬、保落实过硬等六个过硬,培育创建全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8.二级党委落实“五个到位”。对标对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到位等五个到位,建好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充分发挥标杆院系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上取得突破。

9.党支部落实“七个有力”。对标对表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等七个有力,建好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10.党员落实“四个合格”。对标对表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等四个合格,引导全体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谋篇布局、带头联系师生、带头讲好党课,教师党员争当教书育人先锋、争当科研报国先锋、争当社会服务先锋,学生党员带动身边同学考研升学、带动身边同学创新创业、带动身边同学奋斗奉献,使党员干部能力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上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力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动、打赢百条攻坚战任务中敢担当善作为。

三、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11.系统推进。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把做好学校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一体推进,做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两促进。

12.把好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更好地把好方向,引领和支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成果转移转化等任务。

13.发挥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从力量组织、制度安排、资源整合、激励措施、条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为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提供有力保障,真正使学校成为科技攻关的主战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地、“国之重器”的策源地。

14.强化服务。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服务中,完善联系服务师生工作机制,解决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深度。各级党组织强化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带领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传统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完成“双一流”建设使命任务服务。

15.建强队伍。实施“引领·干部履职能力提升项目”,开设“堡垒·党务干部专业能力训练营”,推动“九型”管理队伍建设理念走深走实。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推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强化二级学院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作表率,教师党员立德树人创一流作表率,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担使命作表率,让党员干部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拔尖人才引育、标志性成果突破、办学经费争取等攻坚任务中打头阵、冲在前、当表率,带动培养一大批“狮子型”“推土机式”的干部,为师生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为事业挡风遮雨、保驾护航。

四、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16.政治引领。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原则,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四个坚持不懈”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使学校各项工作遵循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落实落细《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融入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校党的领导体制,构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机制,强化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参加会议、专题会商、谈心谈话、检查调研、审核把关、执纪审查、责任追究等方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强化学校政治监督。

17.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新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新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发展、教学科研、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学生管理之中,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大思政课”作用,大力推进“一主两辅三进”工作,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切实筑牢干部师生思想政治根基。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落实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管理等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坚持红线约束,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正面规范、列出负面清单,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违反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18.组织引领。健全完善学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学校党委沟通决策机制和学院党组织“研究决定、前置讨论、政治把关”作用机制。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创建全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探索学生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业带头人)培育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双一流”建设关键吃劲岗位、艰苦地区和艰苦岗位考察干部,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攻坚克难看担当、艰苦环境看作为、日常履职看实绩的干部选任机制和“处级干部大循环、科级干部小循环、单位内部微循环”的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制度,优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发展、关怀机制,用好用活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深入领会和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19.制度引领。落实落细《福州大学章程》《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福州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福州大学专题会议议事规则(试行)》《福州大学学院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福州大学督促检查工作办法(试行)》《福州大学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计划暨“争列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攻坚战百条任务》《福州大学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实施办法(试行)》《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对标对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一个一流”建设、“1445”战略工程和百条攻坚任务,推进党建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指导、考核、评价机制。对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和事关师生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严格把关、负责到底。

20.文化引领。福大是具有红色基因的学校,在建校初期,张孤梅书记就提出要用延安抗大精神武装师生。在60多年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淀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的福大“三种精神”,营造了“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校园文化,这些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人才培育最具独特和优势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要对“三种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拓展,讲好“三种精神”故事,赋予“三种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激励全校师生在新发展阶段奋发有为。从全局来看,要聚焦“三种精神”,全力建设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培育高品位的名师文化,打造高品质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在舒适宜人、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中创造性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落到中微观,各学院、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有成人之美、助人成功的胸怀格局,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事业做好,把蛋糕做大,每个人都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五、落实以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十个一流”建设

21.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体制机制。强化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健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强化责任担当,对事关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根本利益的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校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对分管部门和联系学院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强化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担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形成“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2.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双带头人”的党建组织模式鼓励学科之间党内结对交叉的运行方式营造党建文化引领学科文化的学术氛围建立党建要素合理纳入学科的评估机制。通过实施学科项目党建工作法,成立学科项目攻关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等举措,将党的组织功能延伸到学科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做到学科建设关键环节有组织把关、关键时刻有党员支撑、关键步骤有党员先行。学校党委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顶层设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特殊政策引导,统筹和推动“1+3”学科建设。

23.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师资队伍。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党建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政治优势,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潜心育人、潜心科研、激发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长效机制,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政治吸纳和安全保护。把政治引领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导航仪”,确保教师队伍政治方向的坚定,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促师风,引领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4.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推进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社区开展工作,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门学科课程。持续推进“一主多辅全维”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积极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创优攻坚集体行动,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深入实施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充分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院院创品牌、课课有思政、师师重育人”良好局面。建立“把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双培”运行机制,使党支部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高地。

25.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管理队伍。领导班子要不断提升格局站位、拓宽眼界视野,胸怀“国之大者”、厚植“福大情怀”,从国际的视野、全国的视野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领导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用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意识、改革的办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增强服务师生的能力,善于倾听师生的呼声,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面对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等各领域风险,要锤炼科学应对之智、统筹兼顾之谋,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处事准,维护学校政治安全和安定稳定。管理干部要按照“政治强、学养深、眼界宽、懂专业、善治理、接地气”的要求,强化绝对执行力,打造学习型、治理型、服务型、智库型、开放型、民生型、奋发型、担当型、团结型的“九型”管理队伍。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要对标对表“八大本领”“七种能力”,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多走出去学习调研,推动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创新思维入脑入心见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十四五”期间,通过“素质提升计划”,打造一批有国际视野、懂教育规律、强业务本领、讲拼搏奉献的“九型干部”。处级干部要着重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全局和长远谋划学校发展思路。科级及以下干部要着重增强战术执行能力,争当骨干,争做先锋。健全行政人员的选拔、培训和发展体系,加强交叉培养,全方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能力和水平。通过“梯队建设计划”,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进一步优化学历、学缘、性别等结构,加大干部挂职交流力度,让福大干部走得出去,提得上去。

26.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科学研究。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加快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责任落实,在学校整体规划和科技创新等专项规划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投入。扎实推进研究生党支部建在专业方向上,教职工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组、学科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上,充分发挥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建工作推进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新动能。出台实施《“一融双优”建设方案》,推动“一融双优”党建工作理念走深走实,在组织掌舵、“双带头人”头雁领航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打造一批可观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载体创新机制

27.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社会服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着力强化学科对接、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服务,驱动绿色引擎、助力能源产业发展,深化数字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学科交叉融合、谋划医疗健康引领,立足校地合作、助力美丽乡村振兴,精准对焦问题、打造特色品牌智库等六大方面,开启新一轮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校地合作,有规划地搭建校地校企“朋友圈”,有组织地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走出一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效益的社会服务道路。扎根八闽,立足东南,辐射全国,主动对接福建省“四大经济”,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做到服务“四大经济”有深度、支撑地方产业体系有力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贡献、服务领导决策有亮点。做有组织的社会服务,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打造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提高贡献度,做“离不开”的社会服务。

28.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对外合作。坚持在国际交流合作与涉外办学过程中落实“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三同步要求。高效整合党建资源,选优配强国外合作办学单位党委班子,切实加强党对办学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动员鼓励二级学院勇于对标对表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积极参与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重点指标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引进与输出“双轨双并重”,打造同福建“向海”禀赋相符合的国际交流合作高地。布局建设一批一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鼓励支持学院培育、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9.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条件保障。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必须提供能够支撑建设、改革、发展的一流保障,需要加快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一方面要对外争取资源,拓展增量;另一方面要对内改革,盘活存量。领导班子既要当好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家、改革家和实干家,也要当好与政府部门协调发展的“外交家”。领导班子要多“走出校门、走入机关”,加强与各个厅局、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资源,以项目获取资源、以资源推动发展。中层干部要大胆走出去,多向对口政府部门了解政策、掌握政策、预知政策、争取政策。善当与行业企业谈共建的“企业家”,积极争取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争列行动”提供“智囊团”和“补给站”,汇聚起一流发展的磅礴力量。职能处室、公共服务单位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加强政策解读、强化政策引导、协调配合,调配、适配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努力成为高效的服务中心、思想中心、组织中心和指挥中心。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国际四大领域与环境、后勤、基建、资产、福利、食堂、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多部门协同作战,形成改革的整体合力。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观念引进来,师生的急事要简化流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师生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要重点推进,加快解决。

30.一流的党的建设引领一流的校园文化。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引领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传承和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指导各学院开展“一院一品一景”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大力营造比学赶超、良性竞争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弘扬践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的福大“三种精神”和“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校园文化,推动文化建设向多元化、纵深化和规模化发展,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筑文化高地。

六、构建党建工作机制

31.构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机制。深化办学评价机制改革,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学科专业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学术成果评比等重要指标,考核权重不少于30%。

32.健全完善沟通机制。建立“书记校长一周一碰头、党委班子一学期一务虚、党建专题半年一研究、中心工作一年一研讨”的沟通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书记、校长定期面对面沟通研商,在重大事项决策前、重要会议召开前取得一致意见。

33.健全完善决策机制。落实学校章程、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党委领导重决策、校长负责重执行、专家学者勤献策、师生员工广参与”的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4.健全完善融合机制。履行学校党委在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上作决策的重大职责,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一个一流”建设、“1445”战略工程和百条攻坚任务,建立党建业务工作同部署、共发展、互检验的融合机制,积极探索在系统推进、把好方向、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建强队伍中深度融合的工作载体、创新机制,组织遴选一批创新典型案例。

35.健全完善一级抓一级工作机制。建立二级党委书记例会一学期两次、党委副书记例会两周一次、团委书记例会两周一次、组织员例会一学期两次的工作机制,二级党委落实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6.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修订《福州大学二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方案》,明确述职评议考核的方式、内容、办法和特色指标项目,积极推进把党建“双创”工作、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党员好故事、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基层党务干部职业能力大赛、党建课题调研论文等党建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标“七个有力”修订《福州大学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考准考实基层党建工作。

37.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师生长效机制。坚持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一线规则”,充分倾听群众和师生意见,推进工作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与重点培养对象结对子,加强对底子好、素养高的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培养。倡导校部机关部门党员处科级干部下沉一线,联系基层党组织。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