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校党委党校第235期教工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第四讲报告会在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会邀请到厦门大学党委党建办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廖志丹为培训班的学员们解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为《条例》)。
廖志丹主任从“认识党的基层组织”入手,强调了《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指出《条例》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来看,《条例》的制定和颁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原则的秉持坚守,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新时代党支部建设实践的集中体现;从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来看,《条例》是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建设的党内法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石的重要举措,是90多年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党支部建设坚持不懈探索创新的制度结晶;从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实践来看,《条例》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属性,长期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接着,廖志丹主任从以下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贯穿《条例》的基本精神。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条例》对党支部设置、基本任务、工作机制、组织生活、支部委员会建设及领导和保障等进行严格规定;二是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体现让党的组织深深扎根在社会最基层的导向;三是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抓好重大任务落实,成为党员和群众的主心骨;四是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条文中从实体内容到工作程序的规定,都鲜明体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五是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聚焦党支部建设的“五个基本”(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立并实施规范化的机关党建标准体系,严格考评验收和动态管理,着力提升机关党建质量和党支部整体功能。
最后,廖志丹主任对《条例》全文8个章节的内容作了深入解读。其中,她提到福州大学在16年组建75个社会实践临时党支部、“一主两辅”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和厦门大学先锋系列特色党支部、“扬才计划”、“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并强调要整合大学校园的党员力量,在学习和实践中理解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锤炼党性,体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通过廖志丹主任对《条例》的精彩解读,使在座的党支部书记们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切实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

(文字/摄影 王琳)